【编者按】“工业互联网”是涉及28个细分行业的投资概念,而不是按国家产业分类标准界定出的具体行业。本文围绕热点投资概念立题,以两市公告数据为基础,用中信证券(600030)152家相关概念股作样本,旨在通过关键指标比较研究,发现相关企业经营的突出特征和共有问题。本类研究绝非单一产业监测,但可从盈利能力、运营能力、现金能力、成长能力等维度,为相关概念企业的价值投资者提供参考。
(资料图)
工业互联网:上拖下欠 经营分化 库压巨大
仟江水商业电讯(2月28日 北京 裴少铭)被市场广泛看好的工业互联网相关概念企业,其价值投资底色如何,身处其中的28个细分行业的152家上市公司,到底活得怎么样?
企业经营分化 存货欠款堆叠
中信证券工业互联网概念板块共有152家上市公司。从沪深两市公布的公开数据看,这152家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合计约为2.28万亿元,平均每家企业营收为149.87亿元。
表面看,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营收确实不错。但平均数据好看却掩盖不了板块内企业财富分化的趋势。
数据显示,在152家公司中,有6家企业营收在1000亿至4000亿元间,有24家企业营收在100亿至1000亿元间。其余122家企业营收全部低于100亿元,其中90家企业的营收规模只能达到10亿至50亿元间。
财富分化的情况不仅体现在营收规模上,还体现在合同负债上(主要是已收或应收款而未付货的订单)。
统计发现,152家企业合同负债总额为1617.14亿元,平均每家合同负债接近10.64亿元。而精细分析发现,合同负债真正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28家,其他125家企业的合同负债全部低于10亿元。其中,48家企业的合同负债不到1亿元。合同负债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那里。比如,美的集团(000333)241.66亿元,格力电器(000651)171.53亿元。
以上数据证明,目前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的营收和订单正在向头部聚集。
数据分析还发现,工业互联网库存积压现象十分严重。
全部152家企业合计存货5244.6亿元,平均每家企业存货超过34.5亿元。其中,存货小于1亿元的企业只有8家,存货在1亿元至10亿元间的多达90家,存货大于10亿小于100亿元的有53家,存货在100亿至800亿元间的有12家。
除了存货问题,应收账款问题同样困扰着工业互联网。
数据分析发现,152家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,其应收账款合计5594.78亿元,平均每家企业应收账款超过36.8亿元。其中,应收账款少于1亿元的企业只有5家,应收账款在1亿至10亿元间的多达77家,应收账款在10亿至100亿元间的有56家。12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在100亿至1000亿元间。另有1家企业应收账款超过1000亿元。
营收分化、库存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,这造成多数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比较缺钱。统计发现,在152家企业中,总现金流为正数的只有57家,其余95家全部为负数。
这57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下:
总现金流少于1亿元的有19家,总现金流介于1亿至5亿元的有21家,介于5亿至10亿元的有6家,介于10亿至50亿元间的有11家。同时,有1家企业的总现金流接近170亿元。
此外,工业互联网概念板块内的企业利润也严重分化。
统计发现,152家企业有33家税后净利润为负数,49家税后净利润不到1亿元,税后净利润能够达到1亿至5亿元间的企业只有40家。同时,却有3家企业税后净利润在30亿元至40亿元间,有2家企业税后净利润在40亿至50亿元间,有4家企业税后净利润超100亿元。
挥金如土者拉高板块成本
工业互联网企业经营分化,哪些企业能进富裕圈层?
数据研究发现,以下企业因营业收入规模巨大可以排为板块翘楚:工业富联(601138)3610.84亿元,美的集团2703.67亿,海尔智家(600690)1847.49亿元,力电器1474.89亿元,TCL科技1265.15亿元。
上述企业,尽管营收规模巨大,但除掉化整为零的开支后,年底能给股东剩下很多钱的却未必有几个:营收规模在板块内排名前10的企业,其扣非净利润与其营业收入的比率,平均只有5%左右。其中,排名前5的企业情况如下:
工业富联扣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约3%,美的集团扣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近9%,海尔智家约为6%,格力电器约为13%,TCL科技扣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约为-15%。
营收规模在板块内排名前10的企业,为什么营业规模巨大而扣非净利润与营收规模的比率差强人意?因为营业成本巨高。高到什么程度?能够把工业互联网企业的“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均值”凭空拉高到85%。
从以下几家代表性企业的数据,便能大体看出他们到底多能花钱。
工业富联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超93%,美的集团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超76%,海尔智家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近70%,格力电器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超74%,TCL科技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近91%。
如果对比值没有概念,那么以下的成本规模更直观。
数据显示,工业富联营业成本3360.97亿元,美的集团营业成本2065.31亿元,海尔智家营业成本1284.21亿元,TCL科技营业成本1149.51亿元,苏美达(600710)营业成本1102.28亿元,格力电器营业成本1098.20亿元,歌尔股份(002241)营业成本644.10亿元,四川长虹(600839)营业成本602.03亿元。
谁跟股东同心同向?
对于产权人和股东来说,投入产出比才是他们应该牵住的牛鼻子。
这个牛鼻子,首先是扣非净利润规模。它能直接刷掉不务正业者,展现出公司以主业为主的经营成果。
数据显示,在152家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中,美的集团以240.66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摘得第1名,格力集团排在第2位185.67亿元,工业富联排名第3名113.47亿元。
这种牛鼻子,还可以是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。它能告诉股东营收规模中到底包含了多少主营业务利润。
如果用上述比值观察企业对股东的价值贡献,那么营收规模和扣非净利润规模排名前10名的企业,会全部跌落。而位列板块TOP10名单之上的是:快克股份(603203)超29%;华润微超24%;东华测试(300354)近24%;三旺通信超21%;三德科技(300515)超21%;中微公司(688012)超21%;宝信软件(600845)超19%;辉煌科技(002296)近19%;汉钟精机(002158)近19%;汇川技术(300124)近17%。
当然,这个牛鼻子,还可以是扣非净利润规模与企业经营成本规模的比值,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每支出1元钱的主营成本,到底能为股东创造多大比例的主业净利润。
如果用这一比值分析,则东华测试第1(近70%);快克股份第2(超62%),三德科技第3(近59%),三旺通信第4(近53%),华润微第5(近39%),中微公司第6(近39%),辉煌科技第7(超36%),宝信软件第8(超30%),映翰通第9(30%),汉钟精机第10(超29%)。
谁为“科创”“孤注一掷”?
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科技产业的代名词,科技创新至关重要。那么,工业互联网企业的科研力度究竟如何?
数据统计发现,在152家工业互联网企业中,有119家企业的科研费用低于1亿元,有66家企业的科研费用在1亿元至10亿元间。科研费用高于10亿元的只有19家,高于50亿元的少到只有4家,高于100亿元的企业0家。
以下是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成本比率的角度,观察哪些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用钱比率大:中新赛克(002912)最舍得在科研上花钱排名第1,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近274%;在它之后有东方通(300379)排,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超205%;天融信,上述比率近110%;安恒信息近105%;启明星辰(002439)近97%;迪普科技(300768)近93%;绿盟科技(300369)超79%;远光软件(002063)超62%。
坚硬的泡沫
尽管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不乏总市值过千万的超大蓝筹股,可它们的溢价倍率却未必赢得了绩差中小股。
数据统计发现,152家工业互联网概念企业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为30倍。像美的集团、格力电器这样的超大盘股票,动态市盈率只能取得平均成绩。而94只中小盘股,尤其是流通市值小于50亿元的小盘股,市值虚胖,很多市盈率都飞升到了几百倍、几千倍。
比如,罗博特科(300757)、*ST沈机、国民技术(300077),其扣非净利润、营收同比、利润同比等指标均为负数,但是动态市盈率竟在2000倍至5000倍间。
再比如,很多股票市盈率在100倍至1000倍的企业,其利润同比、营收同比都是负数,扣非净利润更不足1亿元。
总体看,工业互联网概念板块投机气氛浓厚。
(本文作者裴少铭,2月28日发表于中国工业报,此为作者授权发布传播)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仟江水电讯社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